《《比例的意義》教案設計》這是優秀的教學設計文章,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!
作業內容
比例的意義
一、學習目標
(一)學習內容
《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》(人教版)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40頁情境圖的全部內容,能根據不同大小的國旗,長與寬的比是相等的這一關系,理解比例的意義,為后續學習比例的基本性質做好鋪墊。教材在編排時,充分展示了知識形成的過程。
(二)核心能力
從特殊到一般,經歷探求新知的過程,積累數學活動經驗,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(三)學習目標
1.在解決實際問題中,理解比例的意義,掌握組成比例的關鍵條件,能根據比例的意義正確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。
2.經歷觀察、比較、判斷、歸納的數學活動,加深對比例的理解,增強分析問題、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(四)學習重點
理解比例的意義
(五)學習難點
應用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
(六)配套資源
實施資源:《比例的意義》名師課件
二、學習設計
(一)課前設計
1.復習任務
(1)回憶一下上學期我們學過的比的知識,什么叫做比?并舉例說明什么是比的前項、后項和比值。
(2)求比值。
12:16:4.5:2.710:6
【設計意圖:在學習比例之前,就強調了兩個比的比值相等,為學習新知識提供了最佳遷移?!?/p>
(二)課堂設計
1.談話導入
出示情境圖:
師:這三幅情境圖分別呈現的是什么情景?
(天安門升國旗儀式;校園升旗儀式;教室場景)
師:三幅不同的場景,都有共同的標志——五星紅旗,這些國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?
(形狀相同,大小不同)
師:如果從數學的角度看,可以用什么方法說明它們形狀相同?(長方形)五星紅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征,這些國旗有大有小,你知道這些國旗的長和寬是多少嗎?
接著出示:
天安門升國旗儀式:長5米,寬米。
校園升旗儀式:長2.4米,寬1.6米。
教室場景:長60厘米,寬40厘米。
師:這些國旗的大小不一,是不是國旗想做多大就做多大?這中間有沒有隱含著什么規律?這節我們來研究。
2.問題探究
(1)認識比例
?、俪醪礁兄?/p>
師:認真觀察每面國旗下面的數據,你能通過計算,發現它們的長和寬之間有什么關系嗎?
學生獨立計算探究,教師巡視指導,收集有用的信息。
學生交流匯報。
預設1:長與寬相除,長是寬的1.5倍。
預設2:長與寬的比值相等。
師:通過計算,大家發現了圖中操場上和教室里的國旗長與寬的比值都是,因為這兩個比相等,所以可以把它們用等號連起來。
2.4:1.6=60:40=
2.4:1.6=60:40
師:像這樣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。
?、谏罨斫?/p>
師:在這三面國旗的尺寸中,你還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組成比例?
小組合作交流,教師巡視。
教師根據學生匯報,將組成的等式分類板書。
教師結合板書歸納:根據同學們找的結果,我們看到這三面國旗的長與寬的比值都相等,所以每兩面國旗長與寬的比都可以組成比例。同樣,這三面國旗寬與長的比值也都相等,所以每兩面國旗寬與長的比也都可以組成比例。另外我們還發現每兩面國旗的長與長的比值、寬與寬的比值也相等,所以每兩面國旗的長的比與寬的比也可以組成比例。
師:那是不是國旗中任意數據組成的比都能組成比例呢?
師:老師這里有兩個比,它們是否相等?
板書一組比:天安門國旗長:天安門國旗寬和學校國旗寬:學校國旗長
師:為什么不相等?
學生自由發言。
引導小結:要注意,只有對應的量之間的比,比值才相等,才可以組成比例。
師:現在大家明白了吧,雖然國旗有大有小,但是都是按照一定的比制作的,它們的長與寬的比值是相等的。
【設計意圖:利用升國旗的情境,給出數據讓學生探究,學生在對數據充分觀察和分析的過程中,積累數學經驗,初步理解比例的意義。接著還是根據國旗的情境,給學生提供更為充分的探究和體驗的機會,深入理解概念,使學生對比例意義的內涵和外延都有了較為深入的思考??疾槟繕?、2】
?、蹖嶋H應用
一輛汽車第一次2小時行駛80千米,第二次5小時行駛200千米。列表如下:
根據題中的信息,你能寫出哪些比例?
獨立完成后交流匯報。
師:比例是由幾個比組成的?這兩個比必須具備什么條件?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,關鍵是看什么?
【設計意圖:在學生已建立知識的基礎上提出新問題,使學生由感性認識過渡到理性認識。引導學生自己思考解決問題,用自己理解后的語言敘述比例意義,明確組成比例的條件。
考查目標1】
(2)比較“比”和“比例”兩個概念。
師:上學期我們學習了“比”,現在又知道了“比例”的意義,那么“比”和“比例”有什么區別呢?
根據學生的回答,教師出示表格
【設計意圖:明確比和比例的區別,進一步理解比例的意義以及組成比例的基本條件?!?/p>
3.鞏固練習
(1)下面哪組中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?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。
6:10和9:1520:5和1:4:和6:40.6:0.2和:
(2)用圖中的4個數據可以組成多少個比例?
4.全課總結
師:通過這節的學習,你有什么收獲?
小結:在研究比的過程中,我們發現有一些比的比值是相等的,把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,因此,如果要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,就應該明確這兩個比的比值是否相等。
(三)課時作業
1.請根據比例的意義填空。
5:2=10:()9:15=():51.2:2.5=():5
答案:4;3;2.4。
解析:在比的基礎上,前項和后項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?!究疾槟繕?、2】
2.用2、3、12再配上一個數后,這四個數組成一個比例是()。
答案:不唯一
2:3=12:182:3=8:123:2=18:123:2=12:82:12=:312:2=3:
2:12=3:1812:2=18:33:12=2:812:3=8:23:12=:212:3=2:
解析:通過找比例的過程,學生進一步強化了對比例的認識,而且鞏固了組成比例的基本條件,同時也滲透著一題多解的思想?!究疾槟繕?、2】
《比例的意義》教案設計這篇文章共6915字。
相關文章
《班主任論文:如何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》:班主任論文:如何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對班主任來說,通過班集體對學生進行教育是最基本的方式,也是搞好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內容。我們知道班集體是學校這個大家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,而學生又是班集體中的一個成員。
《剪貼畫教學設計一等獎11篇》:第1篇剪貼畫教學設計一等獎 活動設計背景 我的孩子中,有一部分孩子很愛采摘校園內的花朵,樹葉來玩。跟他講樹木的作用吧,這些深刻的道理,孩子們不可能領會的,他們一到下課就去玩樹葉,有的孩子是撿飄落的,有的孩子撿不